2024年03月19日

“面向所有儿童的高质量学前教育——2025大湾区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论坛”在港中大深圳研究院举办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双重背景下,学前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其所肩负的重要使命日益凸显。2025年3月13日至14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深圳研究院承办的“面向所有儿童的高质量学前教育——2025大湾区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论坛(深圳)”圆满落幕。

交流·200+参会者共话跨粤港澳儿童发展与教育

本次会议有来自美国、挪威等国家以及中国各地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教师、幼教相关工作人员,共计 200 余人参加。会议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与内地学前教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探讨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新趋势和挑战,共同聚焦于创新教育方法、跨粤港澳文化教育实践等话题。

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执行主席周兢教授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任扬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教育研究与学校改进中心主任尹弘飚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张鹏,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侯莉敏教授分别为本次大会致辞。

开幕仪式1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任扬-x.JPG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任扬教授

开幕仪式2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尹弘飚教授-x.JPG

|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尹弘飚教授

开幕仪式3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张鹏-x.JPG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张鹏

开幕仪式4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侯莉敏-x.JPG

|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侯莉敏教授


精彩内容回顾

该论坛由两场主旨演讲、两场平行专家研讨以及八个圆桌论坛构成。面对当今社会的剧烈变革,各位专家学者立足自身研究经验和独特视角,就如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思路和实用方法,为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主旨演讲 1   在早期教育中持续提升入学机会与教育质量:波士顿公立学前教育20年探索

主旨演讲1以“在早期教育中持续提升入学机会与教育质量:波士顿公立学前教育20年探索”为主题,深入剖析了波士顿公立学前教育系统在提升教育质量、扩大教育机会方面的长期探索与实践,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主旨演讲1. Catherine Snow & Si Chen.JPG

| Prof. Catherine Snow(右一)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世界著名的儿童语言发展和读写研究领域专家。陈思助理教授(左一)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主旨演讲 2 支持挪威奥斯陆儿童的多语言发展:干预、效果和政策启示

紧接着的主旨演讲2则聚焦于挪威幼儿教育体系,全面介绍了挪威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成果,为学前教育质量的国际化比较与借鉴提供了重要视角。

主旨演讲2. Veslemøy Rydland 挪威奥斯陆大学教育学院教授.JPG

| Prof. Veslemøy Rydland 挪威奥斯陆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平行专家研讨1   新发展理念下大湾区学前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平行专家研讨1-p.jpg

| 从左至右依次为:广西师范大学 侯莉敏教授、广州大学 王季云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 陈思助理教授、澳门大学 孙瑾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 刘颖副教授

平行专家研讨2  大湾区幼儿园的课程现状与质量提升方向

平行专家研讨2-x.JPG

| 从左至右依次为:华东师范大学 周兢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 李南玉副院长、澳门大学 黄镜英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 原晋霞副教授


圆桌论坛

在圆桌论坛中,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的陈思助理教授分享了《早期阅读课程与活动的纵深发展: 家庭、社区和新手老师》。她探讨了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新发展机遇,分享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聚焦于师幼互动、社区资源优化等关键方向。

圆桌论坛1.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的陈思助理教授-x.JPG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的伍斐然教授在工作坊中深入探讨了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家庭养育方式的巨大变化对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深远影响,涵盖了二孩家庭适应、幼儿课外活动、养育代际转变及家长辅助行为等关键问题。

圆桌论坛2.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的伍斐然教授-x.JPG

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梁洁滢副教授[左一]在工作坊中聚焦香港幼儿园视觉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及其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领域的前沿探索,旨在为香港及亚洲地区的早期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提供理念构建与实践方式的全面参考,促进该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圆桌论坛3. 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梁洁滢副教授.JPG

新加坡职总优儿学府的林美莲女士及其团队介绍了《新加坡托幼一体化教育理论与实践——以幼乐园(My First Skool)为例》,分享了他们在0-3岁早期教育课程质量框架与环境创设方面的丰富经验。

圆桌论坛4. 新加坡职总优儿学府的林美莲女士-x.JPG

美国芝加哥儿童发展研究院的陈杰琦教授展示了《口语与学术是朋友:照片对话促进早期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已在近300名幼儿园老师中试用,取得显著成效,强调通过视觉数学和生活化的方式,提升儿童的数学学习体验。

圆桌论坛5. 美国芝加哥儿童发展研究院的陈杰琦教授.JPG

设计师朱赢椿老师通过主题《像孩子一样看虫子: 从生命教育与美学教育视角探讨自然观察》,展示了如何通过昆虫引导儿童进行生命教育与美学教育,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探讨教育过程中如何推动儿童的全面发展。

圆桌论坛6. 设计师朱赢椿老师.JPG

陕西师范大学讲师刘海丹深入探讨师幼互动策略、园本研训生态重构及数字赋能,旨在探讨高质量互动助推下的课程生成发展过程,探索有深度互动与有温度支持相融的教育新样态。

圆桌论坛7. 陕西师范大学讲师刘海丹.JPG

深圳豪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炘探讨了AI陪伴机器人在学前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以及现代农业和立体绿化技术在幼儿园环境教育中的实践,探索通过个性化学习场景与浸润式体验,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及环保意识。

结束语

随着大湾区儿童生活跨越地域界限和多元文化融合,香港中文大学正站在引领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沿。作为论坛主办方,港中大凭借其独特的跨境学术地位和深厚的教育研究底蕴,成功搭建了连接粤港澳三地学前教育资源的战略平台。港中大教育学院和深圳研究院不仅提供了理想的交流平台和空间,更将在区域学前教育协同发展中承担核心智库角色。

面对科技迭代与人口结构变迁带来的挑战,港中大将持续发挥其在教育研究、课程开发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大湾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学术支持与创新方案。此次论坛标志着港中大正全面加强其在大湾区学前教育领域的引领地位,未来将继续推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促进国际先进理念本土化,并培养更多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为大湾区儿童发展与教育质量提升贡献港中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