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
- Media
- /
- Internal News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陈媛博士后开题答辩会顺利举行
2025年6月4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陈媛博士后的开题答辩会顺利举行。陈媛博士属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时空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徐袁团队成员。本次答辩会以线上及现场同步的方式在深圳虚拟大学园三楼会议室进行。会议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徐袁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磊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宋庆彬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陆兴成助理教授、香港教育大学程金平助理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对开题报告进行考核。参会人员还有深圳虚拟大学园战略研究部赵海燕老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徐思奇。
陈媛博士以“蓝碳与海上风电交互影响机制及协同化研究”为题进行了汇报,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研究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建设、运营、退役)对近海蓝碳生态系统(海草、贝类、珊瑚)的影响规律。通过整合多源数据(风电工程参数、环境因子、蓝碳),构建“工程-环境-蓝碳”耦合模型,量化不同桩基类型(单桩/漂浮式)、空间布局及环境因子(盐度/温度/水深)对蓝碳储量的影响。研究将为兼顾发电效率与碳汇增益的选址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并拟以粤港澳大湾区海上风电项目为案例开展实证验证。
答辩委员会专家们认真听取了陈媛博士的汇报,并就其博士后期间拟开展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研究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可行、研究内容充实、创新性较强。专家们对陈媛的研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针对目前量化海上风电对蓝碳影响的相关研究仍存在缺失的现状,应收集整理海上风电场工程参数-环境因子-蓝碳数据与构建相关数据库,构建时空耦合模型量化各参数的关联性,进行以最小化碳损失,最大化发电量、较低经济成本为目标的优化研究。导师徐袁教授对评审专家的评议要点进行了精炼的总结。最后,答辩委员会专家们一致同意陈媛博士通过博士后开题考核。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时空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
主要研究领域/方向为时空智能大数据分析模型;智慧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地理空间统计回归;遥感与低碳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应用与国土空间规划等,实验室目前共有3人,其中1名研究员、2名博士后。
相关新闻详情
8 August 2025
Research Exchange Meeting cum Inauguration of Translational Ur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at SZRI
25 July 2025
The Practical Research Training Workshop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Successfully Launched
18 July 2025
Successful Defense of Postdoctoral Thesis Proposal by Dr. Rens Elia Burghardt at CUHK SZ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