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9日

港中大发现糖尿病或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解病毒致病潜在机制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利用先进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可能造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显示,糖尿病有机会是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因素,此病症透过改变ACE2受体(又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表达程度,令患者更易感染新冠病毒或感染后病情变得较为严重。

综观香港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患者多患有糖尿病,凸显了确定相关高危因素及背后机制的迫切需要,以保护易受感染的群组及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最近已在国际科学期刊Diabetes Care发表。

中大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助理教授苏汉昌医生领导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有机会是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因素,
此病症透过改变ACE2受体的表达程度,令患者更易感染新冠病毒或感染后病情变得较为严重。

糖尿病患者ACE2表达程度增加 或因而更易感染新冠肺炎及病情较差

新冠肺炎发展成全球大流行,影响超过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目前录得超过1,100万宗确诊病例。寻求有效方案以保护易受感染的群组,并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迫切所需。此外,增加对新冠肺炎病理生理学的理解,有助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中大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的研究团队最近采用了一种名为「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sation)的统计方法,寻找可能与新冠肺炎相关的高危因素。该研究团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的「大数据」,以探索能改变ACE2受体在肺部表达程度的相关疾病和血液蛋白。事实上,已有充分证据表明,ACE2是新冠肺炎病毒入侵人体的关键受体,这受体的表达程度愈高,感染机会愈高。

通过对500多种疾病或特征的筛查,研究团队发现糖尿病相关特征会增加ACE2受体的表达程度。在1型和2型糖尿病及相关特征(包括早期使用胰岛素)的多个GWAS数据集和多种分析方法中,团队都观察到糖尿病与ACE2受体表达程度之间存在显著兼正向的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糖尿病可能是其中一项高危因素,通过改变ACE2受体的表达程度,增加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机会或加重感染后的病情。

研究结果有望为治疗新冠肺炎带来新方向

作为探索性分析,研究团队还发现与ACE2受体表达程度改变有关的血液蛋白,或有助于阐明新冠肺炎病毒损害人体的潜在分子机制。这些蛋白更有可能作为潜在的生物标记,及帮助药物的研发或重新定位,为治疗新冠肺炎带来新方向。

领导本次研究的中大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助理教授苏汉昌医生表示:「基因组大数据拥有巨大潜力,可用来找出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因素和有效的治疗方案。这项研究的重要创新之处,在于我们采用了比观察性研究更有效阐明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我们强调,这次研究主要为探索性,目前的研究结果仍属初步。不过,我们希望有关工作能够揭示新的研究策略,并在将来引导更多的验证性研究。」

本项研究的其他团队成员(论文之共同第一作者)包括生物医学学院本科生刘理程同学及副研究员饶世涛博士。论文全文可参阅https://doi.org/10.2337/dc20-0643

苏汉昌教授在深圳研究院承担的项目

国家项目

1.NSFC-面上项目:结合全基因组和电子病历大数据的药物重定位方法研究。

2.NSFC-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破译疾病组合之遗传结构:新分析框架及在心血管医学和精神病学中的应用。

原文转载: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关关系处 二零二零年七月八日《中大发现糖尿病或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解病毒致病潜在机制方法》https://www.cpr.cuhk.edu.hk/sc/press_detail.php?1=1&id=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