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

讲座回顾 | 陈金樑教授讲述《大学之道4.0》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化技术给学习和教育带来不少的帮助,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未来大学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新模式的变化以及工业4.0的发展?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具备哪些技能?12月5日上午,第七届名校名师公益课堂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常务副校长、利荣森中国文化教授陈金樑担任主讲嘉宾,给大家带来主题为《大学之道4.0》的精彩演讲及现场问答,讲座以线上线下同时开展的形式吸引了2400余名观众参与。

讲座精彩内容回顾

大学的双重意义及重新思考大学的含义

陈金樑教授带领大家重温了“大学”这一概念的双重意义。大学是在道德精神上的规范性理想,代表着崇高的学问,大学校训可以看出一个大学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希望体现的核心价值。同时,大学还是现实社会中的经济机构,不仅反映着社会的转变,也必须对社会的变化做出回应。技术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尽管技术一开始就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但是现在科技遍及了人类的方方面面,各领域的技术发展对生活、工作、休闲娱乐等都产生重大影响。技术不可避免的影响着社会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依赖技术的世界中,不仅会改变、破坏规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模式,还会影响甚至破坏人际关系的运作和社会价值体系,未来将与现在截然不同。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才算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学在体现自身价值和回应社会上如何重新融合在一起?技术对大学教育和科研的影响,学问的未来等成为了重要的问题。在工业4.0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大学的含义。

 

学生不仅需要数字素养,也需要培养软技能

陈金樑教授表示科技在推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发展,现在关注与讨论的重点不是学习方式,是在寻求提供的学习成果,AR、3D打印、大数据分析的出现,又促进了交互型的学习模式取代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在目前的知识经济体系里,未来的学生们会是数字原生代,未来的工作和经济模式也将以技术和创新为主,但学生仅仅有数字素养是不足够的,非技术软技能,如:情商、沟通能力、跨文化敏感度等也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技术的增长不一定会导致情商或伦理认知的增长,而情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下滑,将对社会产生巨大的潜在影响。软技能的培养是离不开人文教育的,大学教育需要重新平衡以人为本和以技能为先的教育方式,学生拥有敏捷的思维与学习专业知识同样重要,如果“技术能力商数”与经济健康水平成正比是合理假设,那大学全面的教育不仅需要让学生充满信心的驾驭技术领域,也要让学生有很快适应突然转变的能力。

 

未来大学可用跨学科和体验式教育应对工业4.0的发展

陈金樑教授认为技术是以精确度、效率来衡量的,但人是有认知和情感存在的,情绪、欲望、理想、矛盾构成了既复杂又丰富的生命汤羹。面对科技变革时代对人文学科的挑战,大学应该在传统学科分离的模式中进行反思,创建教育的新汤羹,良好的教育应该像烹调一样,并非是让新材料取代其他已有元素,而是取决于不同元素间的均衡组合。过去只注重某一个学科研究的模式,或许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但这不意味着否定或取代原来的专业学科教育,而是应该打破原有的学科间的阻隔,重新从Integral (整体)、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Non-compartmentalized (非分隔)出发创造新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多的体验到、更深入了解到不同文化,学会如何处理社会上复杂的人、事、物。未来的大学也有必要进行负责任的创新和健全的技术治理,共同面对全球挑战,打破人为学科障碍,促进跨学科和体验式学习,以确保科学技术进步为人类带来正面意义。

 

最后,陈金樑教授强调,学习不仅是技能的获得,而是个人、社会成长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类才能学会辨别,才能对信息做出判断,学会建立和培养人际关系应对复杂的问题及承担责任,因此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修身”是个人非常重要的内在精神。回到演讲最初对大学含义的重新思考,大学在每个新的时代,都应该在结合自身价值的基础上,重新被诠释,中国传统文化里对诠释“大学”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大的贡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不是先后顺序而是一个整体,人文社科的学习,不仅是认识加深对历史、社会文化的了解,也不单是对文化的保管和维护传统,是为了让学生体验一套完整的人类算法,在培养技术的同时培养非技术软技能,培植心智习惯和情感平衡,为人类发展做贡献。

 陈金樑教授讲述大学之道4.0  
 

现场Q&A精选

【 Q :媒体, A:陈金樑教授】

Q:我们留意到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有不同的发展项目和平台,请问这些发展项目和大学的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是应对新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吗?(深圳新闻网)

A:未来的发展是跟大湾区的发展分不开的,香港中文大学不单是对自己的发展很重视同时也希望对大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如何参与大湾区的发展,当然就是从科研、教育方面去发展。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已经有一所大学,发展很顺利,希望以后可以吸收更多更好的学生,慢慢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变成一所全国优秀的大学,科研方面,现在一定要包括创新在里面,在深圳除了深圳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还跟中科院有一个很重要的合作,叫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在福田也有一个创新基地,希望以后无论在教育还是在科研方面,都没有阻隔的交流。

Q:请陈教授分享教育与社会的看法,教育引导社会发展还是适应社会发展?(新浪深圳)

A:这是一个很好很好的问题,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讨论的一个重点。刚刚说到每一个大学都有自己最值得体现的核心价值,另一个方面,大学真的是一个在社会经济体系里面的机构,所以也要对社会的改变和进步做出回应,作为一个大学,应该如何把自己的核心观念融入社会目前跟未来的发展,从科技上来讲,我们的目标是作为一个领军者,而不是应用人家有的科技,希望可以做到的是,看清楚未来的需要,尽最大的能力来为解决问题做贡献。不仅从科技,也从教育方面,希望可以跟社会一起进步,反思。

 

【 Q :观众, A:陈金樑教授】

Q:国内现状升学压力特别大,要非常拔尖的人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想请问有什么方法让大家可以更简单的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者大学可以做些什么?

A:大学以后的发展,不单是要关注在课堂、研究室里做的事情,我们也需要更努力的把教育带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角落,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彼此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人工智能把知识传播到每一个角落是很可能实现的,希望每个小孩都能接触到多文化的学习和学会理解。

Q:香港有很多优秀大学,包括内地北大清华也是全球排名很靠前的大学,请问陈教授怎么看待这些大学资源共享的可行性?

A:大学也有他们本身的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不能否定竞争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了解到,要解决重大的问题,不是一个人、一个实验室、一个大学可以做到的,真正的全球性的挑战,是需要全球的科研机构、大学一起联手才能做到的,所以我希望可以有一个良性循环、竞争和协作同时出现,如何平衡是人类面对的大问题。另外我想说,我们不应该对排名看得这么重,大学排名是我们工作的结果,不是工作的原因。

 现场观众提问  

Q:想听陈教授您谈谈未来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合作的趋势?

A:香港有很多学生,有需要多到内地体验内地的发展,香港中文大学还是可以扮演一个中西文化交流枢纽的重要角色,所以我希望在学生交流方面加大力度多做一些工作。在科研上面,还是有像资金使用等问题要解决;教育上,比如研究生,现在共同指导的模式也越来越普遍,所以我觉得香港和内地大学合作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Q:香港中文大学在社会的回应方面会有哪些措施或者计划,或者改变。

A:大学对社会、经济的回应,归根到底都是回到教育和科研这些方面,我们办学的目的是为未来的主人翁做好知识储备,香港中文大学在做一个新的五年的规划,其中就是对教育做出一系列的提升,包括本科、研究生教育;在科研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战略性的思维作为以后发展的方向,包括对创新生命医学是一个重点,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也是一个重点,当然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国情也是一个重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研究也会继续是一个方向。

Q:我们接受教育的时候一般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很少有伦理方面的教育,像我们这样的技术工人,每天都跟技术操作打交道,重复性很大,跟同事间沟通也不多,导致多时候不知道怎么跟人相处或是改变,所以我觉得大学教育应该加入更多伦理学的教育内容,想请您分享看法。

A:最理想的教育是文理不分家。当然技术上有他们训练的需求,比如在工程、医学方面,需要技术的训练才能更安全的完成他们的工作,但是一个好的技术人员、甚至科学家,也需要有一个很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心、这样才能在他们的专业领域上做出突破,如何把创造力这些包含在大学课程里。目前有两个做法,把课程分开,通识和专业的教育以外可以选修其他课程,也可以是大学里本身有一部分课程是直接包含如何提升好奇心、创造力、沟通能力等软技能的,当然这个比较难。在香港中文大学我们鼓励,在专业之外多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课程,也鼓励一些跨学科的合作。另外,通识教育是学习的基础,但到底什么是通识教育,我觉得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我特别希望跟国内的学校、老师们更深入的讨论这个问题。

 现场观众提问  

Q:请问陈教授,在研究生期间如何确定职业目标?

A:如果学生来跟我聊天,我总是问他们,你们的兴趣在哪里。研究生的旅程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先不要关注具体学科,先问有哪些问题引起了你最大的兴趣,有哪些问题是你最希望得到解答的,如果带着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进行研究生学习,是最扎实的第一步。在理工科,现在毕业生也有很多不同的出路,可以在大学任教,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多。文科生来说,我觉得也应该鼓励多些机构吸引多些受过文科高等教育的人才,不然他们因为教育背景相似,思维模式相似很难有创新,对机构发展并不是好事。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合照